股息率越高越好吗?揭开2025年高收益背后的三大陷阱
在2025年波动加剧的金融市场中,股息率(Yield)和收益率(Rate)成为最闪耀的投资灯塔。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在4月站上4.4%,而马来西亚市场,特别是某些高股息的蓝筹股,也提供了诱人的收益表现。这些数字让许多马来西亚投资者直觉认为:“越高越好”。
然而,当某国政局变动,导致市场政策利多下资产闪崩,同时加密货币被盗金额在2025年上半年激增至21.7亿美元——这些警讯提醒我们:高收益率的表象下,可能暗藏致命的投资陷阱。

债市的分歧讯号:长短期收益率的背离
2025年4月,金融市场出现罕见现象: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超过7个基点至4.403%,而2年期收益率却下跌至3.747%。两者利差扩大至约65个基点,创下三年来的新高。
这种“收益率曲线陡峭化”反映市场对长期风险的担忧加剧。与此同时,美国短期政府公债基金在4月吸引181亿美元资金净流入,有望创两年半单月新高。反观整体债券基金市场却出现477亿美元净流出。
这种矛盾现象显示精明资金正在追求“安全性高、波动较小”的短期收益,而非盲目追逐高收益率数字。
马股高股息投资的认知陷阱
在马股市场,高股息股往往成为市场焦点。然而,高股息率(或高殖利率)可能源自以下两种情况:
- 股价持续下跌: 即使公司派发的股息不变,股价下跌也会被动推高股息率,这可能暗示企业基本面正在恶化。
- 短期非经常性收益支撑: 企业可能透过出售资产或一次性收益来支付高股息,但这种派息不可持续。
这就是专业投资人口中的“殖利率陷阱”——表面亮丽的数字背后,可能隐藏企业基本面恶化或市场过分悲观的真相。
股息率越高越好吗?揭开高收益背后的三大陷阱

陷阱一:债券收益率飙升背后的流动性与政治危机
2025年4月美债收益率的急升,与政治风险密切相关。当主要经济体间的政治对立升温,市场对央行独立性的疑虑推升了“期限溢酬”(term premium)。
这种额外的风险溢价要求使得长债收益率走高,却也伴随着三大风险:
- 基差交易平仓加剧跌幅: 避险基金调整持仓,可能进一步加大公债价格跌幅。
- 地缘政治抛售压力: 国际冲突恶化可能引发主要债权国报复性抛售美债,加剧市场不稳。
- 政策不确定性: 任何关于恢复外资预扣税等政策的讨论,都会加剧债市恐慌卖压。
在面临这种系统性风险的环境下,如马来西亚联昌国际银行(CIMB)等机构的投资研究团队可能会建议采取“Flight to Higher Quality”的防禦性配置,以波动性较小的短天期公债和财务稳健的投资等级债为主。
陷阱二:马股股息率的“价值幻觉”
在马股市场的高股息投资热潮中,隐藏着容易被忽视的陷阱:当股價下跌,即使股息不變,股息率也会被动上升。这种“价值幻觉”可能误导投资者买入基本面恶化的企业。
马来西亚投资者要避开这种陷阱,需建立三维评评估框架:
- 营运现金流量充裕度: 现金流是股息的根源,远比账面盈利重要。
- 产业竞争态势与市场地位: 龙头企业在供应链重组中更具定价能力。
- 公司治理与股息政策一致性: 避免一次性收益撑高的不可持续股息。
从产业面分析,如金融保险业可能受惠利差改善而展现稳定股息,而一些高成长科技企业虽前景看好,却可能因需大量资金投入研发,股息发放空间相对受限。
陷阱三:加密货币“虚高收益”的黑暗面
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出现令人忧心的趋势:个人钱包被盗佔比攀升,针对加密货币持有者的暴力犯罪数量增加。
这种现象与资产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相关性——当资产价值上涨,针对加密货币持有者的实体攻击随之增加。更令人警惕的是,2025年上半年加密货币被盗金额已达21.7亿美元,超过2024年全年。
若趋势持续,全年损失可能突破40亿美元。这些“虚高收益”背后,往往隐藏着技术漏洞、监管空白与犯罪风险,马来西亚投资者追求高報酬时不可不慎。

总结
在2025年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,股息率/收益率绝非越高越好。真正的智慧投资在于辨别数字背后的真实价值与可持续性。
无论是面对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.4%,还是马股高股息个股的诱惑,或是加密货币宣称的两位数收益,马来西亚投资者务必问自己三个问题:
- 高收益率的来源是否健康可持续?
- 其背后隐藏着哪些潜在风险?
- 我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匹配?
通过建立多维度评估框架,以现金流为核心,远离“价值幻觉”,并对高风险资产保持审慎,才能在波动中稳健前行。

关键问答(FAQ)
Q1:为何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突破4.4%,专业机构却建议谨慎?
A: 2025年4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.4%以上,主要反映“期限溢酬”上升——即投资者因担忧地缘政治或政策不确定性,要求持有长债的额外风险补偿。这种政治性溢价往往波动剧烈,不适合风险承受度较低的马来西亚投资者盲目追高。
Q2:马股平均股息率较高,如何避免选到“殖利率陷阱”?
A: 马来西亚投资者可透过三项检验排除陷阱股:一、核查营业现金流是否连续三年大于每股股息;二、评估公司盈利能力(如ROE)是否稳定高於15%;三、避开明显由“一次性收益”(如出售资产)或“股价下跌”被动推升股息率的个股。
Q3:加密货币收益率常达两位数,是否值得马来西亚投资者配置?
A: 2025年加密货币犯罪激增(上半年被盗金额已达21.7亿美元)的背景下,需极度谨慎。若参与 DeFi 质押等收益活动,应选择审计严格、有保险机制的平台,并建议将加密货币资产的配置控制在总资产的5%以下,以控制其高波动性和犯罪风险。
Q4: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对马来西亚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有何启示?
A: 收益率曲线陡峭化(长短期美债收益率利差扩大)反映了市场对长期经济和通胀风险的担忧加剧。这启示马来西亚投资者应采取防御性配置:将债券部分侧重于短期公债或财务稳健的投资等级债券,以追求安全性高、波动性较小的收益,而非配置高风险的长天期债券。


